第一生活网

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

詹英龙   来源:网易

《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是财政部为规范企业财务报告中有关关联方及其交易的信息披露而制定的一项重要准则。该准则的出台,旨在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增强投资者和其他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理解,从而更好地保护相关利益者的权益。

一、关联方定义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是指与企业存在直接或间接控制关系、共同控制关系或重大影响关系的各方。具体包括:母公司、子公司、受同一母公司控制的其他企业、合营企业、联营企业、主要投资者个人及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等。

二、关联交易范围

关联交易指的是关联方之间发生的转移资源、劳务或义务的行为,不论是否收取价款。常见的关联交易类型包括但不限于商品销售、提供或接受服务、租赁交易、担保、代理交易等。

三、信息披露要求

为了确保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对关联方及其交易的信息披露提出了明确要求。主要包括:

1. 披露关联方关系的性质、交易类型及其要素;

2. 披露关联方交易的金额或相应比例;

3. 对于未结算项目,应披露相关的账面价值;

4. 需要说明关联方交易的定价政策,确保交易价格的公允性;

5. 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详细说明关联方交易的情况。

四、执行意义

实施《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不仅有助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防范潜在风险,而且能够有效防止利用关联交易进行利润操纵等不正当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同时,它也提高了财务信息的质量,增强了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度,对于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