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一,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秦国后宫等级划分,秦国后宫等级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秦国后宫分八级:
2、王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
3、天子称王,正妻称后。王有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女御。
4、后正位宫闱,同体天王;
5、夫人坐论妇礼;
6、九嫔掌教四德;
7、世妇主丧、祭、宾客;
8、女御序于王之燕寝。
9、元妃、元嫡:世人对国君或诸侯元配夫人的称呼。
10、元后、元配:世人对帝王的正妻的称呼。如元配皇后。
11、少妃:先秦诸侯之妾的称呼。外人也称之为姓+姬。如魏夫人,也称为魏姬
12、女君:君主的妃妾尊称嫡妻为女君。
13、少君、小君:称呼诸侯的妻子
14、媵:陪嫁的妾。古代诸侯的女儿出嫁时常以妹妹或侄女从嫁为侍妾,称
15、为媵。
16、媵御、媵妾:随嫁的侍妾。又称媵侍、媵婢。
17、长妾、贵妾:古代诸侯有子的妾。
18、贱妾、副妾:诸侯地位低下的妾 。
19、扩展资料:
20、嫔妃的等级介绍:
21、嫔妃的等级根据朝代的不同而不同。
22、具体解释如下:
23、例如周朝周礼古制,对同等级的妃嫔人数有一定限制,即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后世朝代,如新、晋朝、北魏、唐、金多有参考。又秦、汉、隋、宋、明本身为独立妃嫔制度(其中汉沿袭秦朝制度),对同等级妃嫔人数也不作限制。清朝妃嫔制度本身有人数限制。
24、西汉后期汉武帝时代,以婕妤名替代汉初夫人封号,又增设婕妤、娙娥、充依等数职。夫人自此成为高位妃嫔之泛称(例:赵婕妤又称钩弋夫人),汉元帝时代,增设昭仪,位居婕妤之上。
25、吴史书提到夫人,美人、姬,可见其妃嫔制度应与秦及汉初旧制类似。
26、蜀汉史书提到贵人,昭仪两名号,应有参考两汉妃嫔制度。
27、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嫔妃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